以下文章來源于上海市東方南院檢驗,作者紀凌云
生活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總感覺心情不美麗,大便習慣也變了,經常感覺下腹部隱隱痛。不是沒時間蹲馬桶,而是蹲的次數變多了,還感覺意猶未盡!要不做個腸鏡看看咋回事?可是想想就痛苦!
腸鏡檢查需要腸道準備,為侵入性操作,具有一定復雜性,短期內重復檢查難以接受,糞便鈣衛蛋白(calprotectin,CP)檢測是一種無創方便的檢測方法,能間接定量評估腸道炎癥,特別是小腸克羅恩病,減少內鏡檢查的次數,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在慢病管理中具有獨特的優勢。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下鈣衛蛋白。
01
什么是鈣衛蛋白?
鈣衛蛋白(calprotectin,CP)是鈣、鋅結合蛋白,廣泛存在于人體組織,絕大部分鈣衛蛋白來源于中性粒細胞,少數見于巨噬細胞和單核細胞。粒細胞細胞質蛋白中60%左右的成分為鈣衛蛋白,且性質穩定、不易分解,可以客觀真實地反映腸道中中性粒細胞的遷移,從而反映腸道炎癥程度。
近年來歐洲克羅恩病以及結腸炎組織(European Crohn's and Colitis Organization, ECCO)、世界胃腸病組織(World Gastroenterology Organization, WGO)以及亞太胃腸病學會(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of Gastroenterology, APAGE)的共識指南紛紛提出,糞便鈣衛蛋白(fecal calprotectin, FC)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標志物,可以在炎癥性腸?。↖BD)的疾病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至此FC的臨床應用受到重視。
02
糞便鈣衛蛋白檢測方法
ELISA,POCT,膠體金法
本實驗室檢測糞便鈣衛蛋白試劑盒
03
糞便鈣衛蛋白檢測影響因素
FC 的準確檢測是臨床決策正確的前提條件,但由于檢測樣本為糞便,其特殊性造成FC檢測分析前、分析中存在較多難以控制的實驗影響因素,目前尚未得到國內學者及臨床醫師的足夠重視,但這些因素卻是檢測結果主要的潛在誤差來源。
FC在糞便離體后易被胰蛋白酶降解,研究表明FC可以在室溫下穩定7d,而在4℃ 保存條件可以穩定14d 及以上,25℃ 下FC平均降解率為42.1%。因此建議新鮮標本要盡快送檢,但對于一些門診隨訪在自家留樣的患者而言,若樣本不能及時送檢,需盡量冰袋保存。
FC具有較大生物變異性,同一患者同一天不同時間段所排出的糞便的FC 含量之間也有較大差異,排便的次數與排便間隔的長短也會對結果產生影響。由于指南中推薦IBD療效評估和疾病管理有重要意義,因此為保證結果具有可比性,我們推薦將清晨第一次排便的標本作為檢測樣本。
由于目前鈣衛蛋白沒有參考的檢測方法和合適的參考物,不同檢測方法的反應原理各不相同,不同的檢測方法中所用的抗體的來源也不同,且這些抗體所針對的識別位點也有所差別,直接造成了檢出限、靈敏度等差異。根據英國國家外部質量評估服務(the United Kingdom National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Service)的數據表明,不同檢測方法檢測同一樣本的FC所得到的定量值結果間的差異最大能達到3.8倍。因此,對于臨床上IBD患者的初篩鑒別,不同檢測方法不會對臨床決策產生決定性影響,但對于IBD患者長期隨訪與病情監測,FC結果則需要考慮方法學一致性。
04
臨床指導價值如何?
2005 年英國胃腸病學學會(BSG)提出將糞鈣衛蛋白作為一個新的診斷參考標志物,用于區別器質性炎癥性腸?。↖BD)和功能性障礙(腸易激綜合征,IBS)、評估 IBD 炎性活動性、評估 IBD 黏膜愈合情況等。
(1)鑒別 IBD 和 IBS
FC 可有效鑒別 IBS 和 IBD,當 FC>48.5 ug/g 時,其診斷 IBD 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 90% 和 95%。
在疑診 IBD 患者中,FC 篩查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內鏡檢查(成人減少 67%,兒童減少 35%)。
(2)評估 IBD 腸道炎癥活動度
FC 能較好地反映 IBD 的腸道炎癥活動度,與內鏡評分相關性較好。
(3)預測復發與緩解
FC 能夠早期預判 IBD 患者治療是否有效,低水平 FC 能預測 IBD 近期持續緩解,而 FC 水平的持續升高可早期預測經抗 TNF-a 單克隆抗體治療實現深度緩解的 IBD 患者停藥后的復發。IBD 目前尚無根治辦法,只能控制癥狀,維持緩解。最大化降低對生活和工作的影響,提高生活質量,是臨床治療追求的主要目標。
(4)評估 IBD 黏膜愈合情況
比全身性炎癥標志物(如 CRP、ESR、WBC)更敏感、特異,且與組織學病變程度一致。
05
鈣衛蛋白升高,都是IBD嗎?
FC是一種炎癥的標志物,因此在許多感染性腸炎、息肉、腫瘤、過敏性腸炎、顯微鏡下腸炎、急性腹腔內疾病、NSAIDs藥物及高齡等檢測時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并非為IBD特異性指標。當FC在正常范圍內,表明腸道黏膜內暫沒有中性粒細胞性浸潤。
06
糞便鈣衛蛋白檢測優點
相比結腸鏡,FCP檢測具有無創、方便、可重復性好的優點,能夠動態反映UC患者腸道炎癥活動性變化,便于實時監控,其與UC內鏡分級有較好的相關性,其對UC活動性及病變嚴重程度的靈敏度、特異度比CRP、ESR更高,是評估UC 活動性的理想指標。
07
鈣衛蛋白的不足之處?
除了 IBD 可引起糞便鈣衛蛋白的值上升,其它的腸道疾病如傳染性腸炎、十二指腸炎、結直腸腫瘤、息肉、憩室炎,食物不耐受或非甾體抗炎藥的使用,甚至接受盆腔放療也可引起其升高。此外,目前缺乏公認的 CUT-OFF 值。
參考文獻
1. 黃義, 黃友軍. 糞便鈣衛蛋白聯合血清學指標檢測在炎癥性胃腸道疾病中的診斷價值[J].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20, 033(001):125-126.
2. 曾俊祥, 呂婕, 羅婷,等. 糞便鈣衛蛋白不同檢測方法分析前及分析中影響因素分析[J]. 臨床檢驗雜志 2020年38卷6期, 422-426頁, ISTIC CSCD CA, 2020.
3. 金健威, 盧光榮, 宋麗,等. 糞便鈣衛蛋白在潰瘍性結腸炎活動性及病變嚴重程度評估中的應用價值[J]. 重慶醫學, 2020, 049(007):1140-1144.
4. 陳江濱. 糞便鈣衛蛋白檢測在新生兒過敏性腸炎中的應用價值[J]. 中外醫療, 2020, v.39(10):19-21.
聯系人:陳先生
手機:18900311532
電話:0592-5320995
郵箱:xm5320995@163.com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仙岳路355號101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