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悵東欄一株雪
人生看得幾清明
清明至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于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清明時節要注意
易感受濕邪
01
此時正處于春夏交替之時、冷暖空氣交替相遇之際,時熱時冷,陰雨霏霏,濕氣較重,人體容易感受濕邪,尤其老人家,易出現關節疼痛等病癥,不能較早的減衣秀身材,需做好保暖工作。
易誘發鼻炎
02
清明時節也是繁花盛開、樹木蔥綠之際,是花粉、昆蟲引發過敏的高峰期。防疫期間記得戴好口罩,減少鼻炎發作哦!
不宜盲目進補
03
人體內的肝氣在春季日漸旺盛,在清明之際達到最高峰,此時不宜過度進補,否則便是火上澆油。患有高血壓的人群要格外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出現頭痛、眩暈一類的癥狀。有一些體質的人群不宜盲目進補,如果您覺得您的體質偏虛,確實需要進補的,可以尋找中醫師辨證后開具針對您體質的進補方。
清明飲食養生指導
中醫認為人體的臟腑氣血功能,必須保持相對的穩定和協調,才能達到“陰平陽密,精神乃治”的健康狀態。根據春季的規律來進行食療養生,因時因地的選擇食材,才能更好地保養好我們的身體。
食微辛微溫
01
春季宜生發陽氣,飲食上可適當吃一些微辛微溫的食物以助發陽氣,但不宜吃牛、羊、鴿子、白酒、人參大溫大熱的食物,因辛溫食物有發散的功能,久服反而耗散陽氣。
宜食用:韭菜,枸杞子,春筍,芹菜,菠菜,豬肝(但要注意飲食有節,饑飽適宜)。
進健脾和胃之谷
02
春歸大地,天氣漸暖,人體代謝也加強,各器官負荷增加,而中醫認為“春以胃氣為本”,因此春季飲食應注意改善和促進消化吸收功能。
清明食療方
03
①綠豆南瓜排骨煲
功效:清肝養肝、健脾養胃
材料:綠豆100g,南瓜50g,排骨250g。(南瓜后下)
②靈芝三七排骨湯
功效:健脾養肝活血
材料:靈芝30g,三七6g,排骨100g。(一起熬煮)
對于高血壓高血脂者有輔助作用。
③龍眼肉粥
功效:溫養脾胃、養血安神
材料:大米100g,大棗14枚,龍眼肉15g,白糖少許。
清明按摩方
01
太沖穴(足厥陰肝經)
定位: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間,跖骨底結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觸及動脈搏動,正坐或仰臥取穴。
作用: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輸穴。愛生氣、精神壓力大、肝臟有問題的人可以刺激太沖穴能使調達肝氣。
操作: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沖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后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沖穴1~3分鐘。
02
足三里(足陽明胃經)
定位:位于小腿外側,外膝眼下三寸(四橫指),脛骨旁開一橫指。
作用:本穴為足陽明胃經之合穴,屬土;又為胃腑之下合穴。能夠健脾和胃,消積化滯,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扶正祛邪。平時多按按足三里穴,可以養生保健。
操作:用手指按揉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的深層,產生酸、麻、脹、痛等感覺,持續數秒后,漸漸放松,如此反復操作數次。每天可按摩兩三次,每次至少一分鐘。
03
大橫穴(足陽明胃經)
定位:肚臍水平旁開4寸(鎖骨中線上、乳頭對應下)處即是大橫穴。
作用:按摩大橫可轉運脾經水濕。健脾利濕,有助消化,促進身體營養吸收和水谷運化,也能夠治療腹痛、泄瀉、便秘等。
聯系人:陳先生
手機:18900311532
電話:0592-5320995
郵箱:xm5320995@163.com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仙岳路355號101之二